您的位置:首页> 普亚资讯

做非诉业务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一封感谢信引发的思考

普亚文宣组

什么是非诉业务?

 

非诉讼业务,与诉讼业务相对应,是指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在其职权范围内为当事人处理不与法院、仲裁委员会发生关联的法律事务。非诉业务大略细分为并购(Mergers & Acquisitions)、资本市场(Capital Markets)、银行/金融/融资/借贷(Finance)、私募(Private Equity)、房地产(Real Estate)、税务(Tax)、企业管理(Corporate Governance)、政府合同(Government Contracts)、信托与遗产(Trust & Estate)等。非诉业务可能与大众心中所留的印象略有区别。一般而言,大多数人对律师行业的认识,都是来自于电视剧,比如美剧《金装律师》;又比如国产剧《精英律师》。剧中描述的那种天天唇枪舌战的刺激场面可能只会出现在诉讼业务中。非诉业务,非常抱歉,在这里可能就要让大家失望了。

 

非诉业务的工作状态很像绣花流水生产线。因为非诉业务主要依靠的不是单个‘明星律师‘,而是团队。所以很少有非诉业务能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去成功完结整个案子的。为了做好案子,从责任律师到律师助理,每个人都有职责范围内需要做好的工作。案子的顺利推进,和团队的分工协作是分不开的。每个人都好比是完成一件绣品的针和线,一个都不能少。也正是由于这种业务的特性,所谓的个人存在感和职业成就感也会因为整个团队的参与而使得个人在职业上的这种被需要的感觉被稀释掉了。

                                               

Article_BS_20200731_1.png


如何能够给非诉业务的员工增加一点儿职业成就感?是我们律所一直在探索的一个课题。借着客户的一封感谢信,我们也用这个契机深入地了解了一下我们的非诉团队。由于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这里,把范围准确缩小到律师行业的核心业务上来。即:“沟通交流”。

 

在这里,我们想传递关注之余,也为我们能够拥有这样一批能够用一针一线在自己岗位上坚守的员工而感到骄傲。在小编长篇大论之前,先附上一封感谢信,得瑟一下(该邮件是经过客户批准后才予以发布):

 

Article_BS_20200731_2.png

 

什么是消耗职业成就感的沟通交流方式?

 

我们尝试归纳了非诉业务团队在日常沟通交流中遇到的三个主要的难点:

1.          认知差异带来的信息交流不对等;

2.         交流工具的差异性导致的重复性交流;

在澳洲律所的沟通交流工具在很大比例上是依赖于邮件,但是大众一般可以接受的交流方式是电话,微信语音或者面对面的交流。不一样的交流习惯,很自然的就会带来重复性的工作。激情盎然地把自己想表达的观点付诸于文字,点下发送键的那一刻马上迎来了客人的一通来电,然后只好用语言再归纳一遍自己写的文字。新鲜感少了许多。

3.         交流方式的差异性导致情感传递的不对等;

法律条款是很冰冷的,特别是在解释条款和违约后果时,还会给客人一种“没有人情味”,的感觉。有时候客人甚至觉得被冒犯到了,这种直白的表述,是无法避免地现实层面,为了保护到客户,只能给他们泼冷水,告知最坏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Article_BS_20200731_3.png

 

我们想去找到一个平衡点,去探讨作为律所,如何能够给做非诉业务的员工增加一点儿职业成就感。我们这样做的原因是由于我们珍惜做非诉业务的员工,同时也是为了做沟通的桥梁,让未来需要去做非诉业务的客户对一些交流的事项,有一点接触,增加彼此的同理心,与我们一起保护我们的员工的同时也能把案子做好。普亚一直在致力于为客户排忧解难,不知不觉的也做了这么多年。弯道超车、一跃千里的事,在普亚是不可能发生的,这么多年唯一能做的就是持守初心、快马加鞭。感谢客户对我们的体谅和理解,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一起成长。

 

王斐律师点评:

我们一直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为客户的最佳利益着想,从程序和实体法律上尽力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法律服务,但是很多时间我们作为律师的努力客户并不一定能够被看到或理解,甚至可能由于上述文化理解差异等原因,我们的努力不仅无法获得客户的认可和赞同,还可能会被无端指责和责难。这让行业中很多律师最终质疑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从而甚至导致部分律师放弃自己的职业追求。当然,就像文章中的案件,也会有客户会认同感激我们的努力和工作,由此我们作为法律服务提供者非常感动,也非常感恩,也给了我们进一步努力工作的动力和面对每天负责繁琐事务的勇气。感谢每一个认同我们的客户,感谢每一个努力工作的同事,我们始终认为努力就有回报,我们愿意以更努力的态度提供更好的服务,相信会获得更多的认可。


以上不构成独立的法律意见,详情请咨询我们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


相关内容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